膠原蛋白 對愛美的朋友而言應該不陌生,然而,由於膠原蛋白主要存在於動物性來源,素食者在攝取上可能取得不易,因此,以往的建議會請素食者確保蛋白質攝取充足,並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,來促進體內膠原蛋白的合成。原理很簡單,因為食物中的蛋白質在體內會被分解成胜肽和胺基酸,而甘胺酸(glycine)、脯胺酸(proline)和羥脯胺酸(hydroxyproline)這三個胺基酸為合成膠原蛋白的主要材料,加上維生素C為其輔因子,所以均衡飲食也是預防膠原蛋白不會流失太快的方法之一! 隨著研究和科技的進步,膠原蛋白的分子越做越小,從蛋白質分解成分子較小的胜肽,近期更有最小分子的胺基酸產品問市,漸漸地膠原蛋白不再是葷食者的特例,素食者亦可以透過補充植物性來源的胺基酸,在體內自行合成膠原蛋白,吸收效果反而還比大分子的膠原蛋白好,且與人體排序相似度越高,則不須再分解轉換! 那麼 ,要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膠原蛋白相關產品呢?可以根據以下三大原則: 原則一:掌握關鍵原料,輔助成分亦有加乘效果 雖說足量的氨基酸就能合成膠原蛋白,但這些胺基酸排序是否與人體第一型膠原蛋白相同,會影響其利用率,所以相似度越接近,利用效率越好。另外,許多品牌都含有其他輔助成分,可以促進膠原蛋白的增生,最常見的就是維生素C,同時各個廠牌也自行調整配方,增添其他機能成分,例如針對潤澤效果可能會添加玻尿酸、神經醯胺等功能成分,針對亮白也可能會添加榖胱甘肽、冰晶番茄或是抗氧化物質等成分。對於有不同保養目標的朋友來說,就可以依需求挑選適合自己的保健品。 原則二:保養劑量至少3000mg,並注意分子量 一般建議膠原蛋白攝取量為每日2500至5000mg,保養劑量則建議每日至少攝取3000mg以上,若在產品標示或網站上找不到胺基酸含量,可以參考蛋白質含量去推估劑量,也就是蛋白質含量至少要3g附近才會達到實質的效果。而分子量也是影響吸收率的關鍵,分子越小則吸收越好,但不見得每家廠商都會提供,這時就要用觀念去判斷,分子量由大到小分別是蛋白質>胜肽>胺基酸。 原則三:是否有科學驗證與認證,檢驗報告是標配 在選購保健食品時,確保產品是否經過科學驗證與認證,以及具備完整的檢驗報告,是消費者遵循的原則之一。畢竟,這些產品是要被攝入體內,且通常需要長期食用,視為對健康的投資。因此,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關重要!資料越齊全才能讓我們吃得...
在營養門診,時不時會遇到「早餐可不可以吃麵包?」「吐司可不可以?」「貝果呢?」等話題,老實說,沒有一樣食物是絕對不能吃的,是取決於吃的量和頻率,沒有最好和最壞,只有最適合你的組合! 這次收到【好丘Good Cho’s】的邀約,Hane就以貝果當早餐為例,來教大家如何搭配,可以兼顧均衡營養又能品嚐美味貝果的方法: 增添蛋白質和纖維,穩定血糖又均衡 若飲食只有單獨的碳水化合物,且偏精製形式,很容易造成血糖的波動,不但導致很快就餓的現象,也容易影響情緒起伏! 而適量的蛋白質、膳食纖維和脂肪都能延緩血糖的上升,同時攝取也較能達到營養均衡。 依不同工作屬性,調整營養素比例和熱量 至於要吃多少?取決於個案的身高、體重、年齡、性別和活動量等因素,可以粗略的以熱量和三大營養素比例去分配,想更進一步客製化調整飲食,建議可以找專業營養師進行評估。 原料越單純越好,注意整天醣類攝取 魔鬼藏在細節裡,通常調味越複雜,隱藏的糖和油就較高,偶爾吃是可以用其他餐去平衡,如果正在執行飲食控制的朋友,擔心吃貝果澱粉量太多,可視情況調整成半個,或其他餐醣類減量,也是可行的唷! 以下提供不同族群早餐,給大家參考: 在家吃簡易輕食 辦公室上班族早餐 健身前高碳餐 營養早午餐 外勤高效早餐 ※ 以上為示範菜單,可以依自身情況,彈性調整成更適合自己的餐食組合喔! 接下來,就來分享Hane這次體驗的【好壯好丘貝果組】吧~ 原味小麥 從切面可以看出其紮實感,吃起來帶有淡淡麥香,第一次接觸可以從經典原味開始。 地瓜乳酪 我是從冷凍直接拿進氣炸鍋烤,內餡地瓜乳酪帶有淡淡奶香很好吃! 奶韻烏龍 清楚可見茶葉顆粒,內餡的煉乳烤過以後融化到麵團裡,吃得出茶香濃郁融合煉乳的香甜,喜歡茶拿鐵的朋友應該會蠻喜歡的唷! 花生可可 在切貝果的時候,濃郁的花生醬味道撲鼻而來,不但吃的到花生顆粒且巧克力不膩口,融合得恰到好處。 黑糖黑芝麻 滿到爆炸的黑芝麻醬,又帶有黑糖的焦香味,很特殊的口味! 整體而言,每個貝果烤得酥脆卻不油膩,除了原味其他內餡都充滿驚喜,且因為口感紮實,我吃半個就蠻飽的,所以正在減重的朋友較不用擔心吃少會餓的問題,提供給大家參考~ 每個包裝都是獨立的,也印有保存期限,放冷凍可以保存到60天! 好丘也有實體店面喔!話說就在我上班途中:) 官網還有更多口味介紹和詳細說明,可以去看看喔 👉 好丘 GOOD C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