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18的文章

找回身體主導權,別讓飲食控制了你

常聽到尋求減重的民眾抱怨:「我明明知道"少吃多動"就可以變瘦,但始終做不到啊!」要不是很忙沒時間,就是懶得去改變,各種千奇百怪的理由藉口,不知每天要聽上多少回;其實就"吃"而言,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他們已經忘記當初身體真正的需求,而變成受飲食控制的魁儡,在不知不覺中,已經回不到過去苗條的身型了!這次不細講份量和吃對東西,我們來聊聊如何從飲食失衡的狀態調整回來吧! 時空拉回到嬰兒時期,回想小時候的我們只懂得喝奶和睡覺,餓了就哭、飽了就睡,一切都來的特別自然,除了先天有肥胖基因缺陷的嬰兒,大部分嬰兒的身型都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;為什麼長大後卻開始出現肥胖的問題呢?其實一開始大家的機能都是良好的,也沒有代謝的問題,但是後天的環境和飲食造就了長大後的體型,這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!接著,我們就來回想一下問題出在哪,到底是什麼樣的動機,會導致吃到不該吃的情況呢? 吃食物前,請先分清楚「想要吃」還是「需要吃」  什麼原因會造成我們想吃東西呢?也許是被食物的色、香、味所吸引,也許是飢餓所致,又或者是情緒影響,甚至是社交習俗,都會引發我們想吃的慾望,但這些真的是身體「需要」吃的食物嗎? 其實,只有飢餓是真正的生理需求,其餘都是慾望的表現,當「想要」逐漸取代「需要」的時候,身體的平衡就此打亂,身型自然也慢慢往肥胖發展了! 以下為各種引發想吃的動機: 視覺(色):擺盤、配色、包裝、促銷、廣告、料理節目、食譜、食記、吃飯的時間 嗅覺(香):食物的香味、喜歡食物的味道、懷念的滋味 味覺(味):試吃、吃到覺得好吃的食物、越吃越涮嘴 聽覺:切菜聲、炒菜聲、水滾的聲音、咀嚼聲、啜飲聲、廣播 情緒:開心、生氣、委屈、焦躁不安、緊張、憂慮、悲傷、沮喪、挫折、無聊 社交習俗:過年吃年菜、端午吃粽子、中秋吃月餅、喜宴、結婚喜餅、拜拜、家族(朋友)聚會、應酬、伴手禮、下午茶、看電影、追劇、旅遊 生理需求:飢餓 🔺導致想吃的因素很多,但唯獨飢餓才是反映生理需求,是「身體需要」的訊息! 減重三要:找回並掌握飲食主導權 要追蹤飲食記錄 時間、地點與情境都重要 不要小看這個步驟,飲食記錄不但可以追蹤進食的狀況和營養分析外,還可以再次判斷哪些是身體所需,哪些是慾望所致,當下次情景再次出現時,就可以用較好的對應方式處理。一個良好的飲食記錄除了記錄食物名稱外,應須記錄時間、地點、烹調方式和飽度,若有特殊情境也可以